菜单
成成妈请教了刘霞老师
01
学会反思,积极主动跟上孩子成长步伐
在一次高三的家长会上,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由学生匿名给爸爸妈妈写心里话,再由学生代表念给家长们听。学生有很多话想倾述,为了真实表达,他们写好后会请同学帮忙代抄,以避免笔迹被父母认出。
有一位学生代表是班里最乐天派的孩子,结果刚念了几句话就哽咽了,他哭着问家长:“为什么这些话,我们在今天这个场合讲出来,却没有回家讲给你们听呢?为什么我们的话可以讲给刘老师听,却不会对你们讲呢?”会后,家长们围看孩子的纸条,眼眶含泪。我们都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与我们渐渐无话可讲了。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需要并没有減少,但他们对沟通的质量要求更高。
在青春期,孩子会思考“我是谁”这样的哲学问题,会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如果,父母的话题仍然仅围绕在“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这样的生活琐事,又或者父母的关注焦点总是在“学习成绩”,孩子就会慢慢丧失与我们交流的渴望,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和父母之间只剩下尬聊。
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分享过她的经验,当发现儿子不愿意和她聊天后,她从儿子的兴趣出发寻找突破口。儿子爱写诗,她就买来诗集,和孩子共读诗歌,一起探讨。儿子爱音乐,她就自学乐器,和孩子练习合奏。慢慢的,母子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关系更为亲密。
还有一位父亲,不擅言辞,当双胞胎儿子在青春期遇到不同的困境后,他非常着急,但又很难跟儿子们硬聊。我建议他不必勉强,可以换个方式,通过书信与孩子沟通。后来,他的一封封信件慢慢打开了儿子们的心扉,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了成长关键期。
孩子们的特点不同,我们所用的方法也各有差异。方法的背后,是父母们的主动作为。我们要重新认识成长中的孩子,寻找孩子们感兴趣的聊天话题,把孩子的视野引向更开阔的天地,从日常的聊天中走近孩子,引领孩子。
02
刻意练习,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有学生曾苦恼的问我:“我知道父母都是为我好,可是为什么他们总是给我浇冷水,不鼓励我呢?”还有学生问:“父母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对我的爱,而要我从对话中一层一层去剖析出这些爱意呢?”孩子困惑父母为什么不能和他们好好说话。而家长们又对我说:“和孩子沟通时,如果我们态度不严厉一些,孩子就会不重视,怎么办?”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和孩子讲话?好好讲话是基础。孩子们告诉我,如果父母是严厉和冷漠的,无论他们说的对与错,都不想听,甚至反而不想照他们说的去做。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比你说的道理更重要。要给孩子充满爱和安全的氛围,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声音。在孩子讲述时,全神贯注地倾听,忍住讲道理的冲动,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与他共情。
我常常反思自己和孩子的对话。我的领悟是,和孩子好好说话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状况,让我们的音量提高,火气上冒。
所以我们需要知晓的是,与孩子对话的能力不是父母天生就具备的,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的。孩子在成长,父母也需要学习,只有我们跟上了孩子的步伐,成为更专业的父母,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
补充阅读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
冲击着心理的发展
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
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
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
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
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
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
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吐露心声。